坦洋道上万担茶 坦洋工夫盛极一时

发布时间: 茶叶定制 浏览 以下是AI文章

谭洋岛宛宛丹茶

谭洋路有上万种茶,大概很难看到。还是因为我去的时候不是茶季。

我去了福安蛇口镇谭洋村。当地红茶刚刚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列入第一批《全国茶叶类农产品地理标志资源目录》。

它有着辉煌的历史。光绪六年至民国二十五年(1881-1936年),谭洋工夫红茶年出口量约500吨,产品远销荷兰、英国、日本、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但是当我参观这个茶城的时候,整个村子都很冷清,几乎没有什么活动。要不是鸡犬的味道,厨房烟囱偶尔冒出的炊烟,我甚至会以为这只是一个废弃的村庄。

粗糙的土路深入沿河远处的山谷,周围的土房散落一地,露出破败的状态。驶入村口时闪现的真武桥,既是边界的象征,也是自古以来采茶的地方。桥的两端连接着绵延在山上的蔬菜和茶叶,空气中荡漾着潮湿的青草味道,让人根本无法想到谭洋功夫充满了桂圆的香气。

福安县蛇口镇村委会的院子就在一个牌匾后面,牌匾上写着“谭洋功夫享誉海内外”。

院子看起来一片凄凉,黑暗的房间里,两个人一个个聊天。其中一位,年过半百,恰好是这个久负盛名的村子里最大的演说家,——,村支部书记。

他毫无表情,视我为众多进山采茶的饮者之一。当我要求看茶票时,他终于从电话里找到了李宗雄先生的电话号码。

70多岁、有50多年泡茶经验的老艺人李宗雄先生,至今仍坚持从事制茶行业,并以自己的努力建立了红茶民俗博物馆,希望在发掘和保护中继承谭洋功夫的技艺。他是千千的缩影,在中国衰落的传统产业中值得尊敬。

他的收藏包括壶、碗、罐、篮、筛等泡茶工具、泡茶工具、茶钱三大类下的子项。在重偏爱的中国环境下,他的收藏连博物馆的称号都达不到,只能称之为“民俗博物馆”,虽然我觉得村里的茶艺大师张天福发明的“918”揉捏机足以秒杀很多省级以上的博物馆藏品。

我想看的茶银票,某种程度上是对在国外度过的时光的繁荣的见证。清代咸丰至谭洋茶叶贸易兴盛,每年有一百多万银元外汇,于是茶商开始发行小“茶叶银票”,以弥补当时流通的小银币的不足。

这种银票不仅可以在同一个茶叶银行兑换银元,还可以在当地市场流通。有意思的是,一些茶叶和银票,比如2004年在民国一隅发行的“同泰春”茶叶店,居然有英国国会大厦的格局,甚至连英国茶叶店的名字都出现在北方。

这就说明了檀阳公和英国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李老先生的茶叶和银票被送去展览,所以他看不见。他以为自己要失败了,但是我们看到他的时候,李老先生回了电话,说起了他拥有的另一张茶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