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六堡茶》(三)

发布时间: 茶叶定制 浏览 以下是AI文章

《中国六堡茶》(三)

公元前112年冬,汉武帝平定南越,完成了华南统一为中原。汉武帝为了奖励有功的官兵,下令将原南越地区设置为南海、苍梧、玉林、合浦、交趾、九镇、倪楠、泰尔、朱雅九县,并设法拿下娄县(今越南河内西北)。管辖范围包括广东、广西、云南南部、海南和今天的越南。至此,岭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交流开始发生,并且越来越频繁。

据《后汉书郡国志》卷三十三记载,元丰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将“过趾刺史”从碧楼(今越南河内西北)迁至苍梧县广信。从此至东汉建安十年(公元211年),广信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一度成为岭南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中心。

叶凡的《后汉书》为传记断代史的完善做出了巨大贡献

韩著《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卷28,《地理志》,第八章最后一部分记载:“从日本南部,船可五月启航,且有国都;而且船可以四月出航,有城无国;该船可航行20天以上并出境;可以走十几天,有老公,干都,鲁国。自从丈夫戆徒鲁国出航2月多以来,就有了黄志国.8月至皮总;这艘船可以在二月航行,到日本南部,像一片森林边界的云。在黄科以南,已经没有国家了,韩的译名更是让其尴尬不已。"

班固的《汉书地理志》对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建立影响很大

这是中国和南阳之间海上交通的最早书面记录。可以看出,最迟在汉武帝时期,岭南地区就已经通过海路与南亚各国保持着密切的贸易关系。此外,合浦、梧州等地出土的大量汉代文物也充分表明,汉代时期,由合浦经光信(今梧州市)再由中原内陆传承下来的海上丝绸之路已经存在。

最初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货物主要包括丝绸、五金、食糖,后来逐渐包括茶叶、瓷器。因此,海上丝绸之路成为向南洋卖茶的开端,也是岭南茶文化海外传播的开端。

西汉初年(公元1-5年),朝廷在光信(今梧州市)设立东驿,是当时中国最长的驿道。到东汉八年(公元83年),零陵角路(湘桂走廊)开通,从中原到达湖南后,可南下广西兴安,经灵渠进入桂江(或陆路到达广信)。然后沿西江逆流而上,到滕县北流河口,再沿北流顺流而下,进入玉林平原,转入南流江,最后到达北部湾的合浦港,送往南阳国。

随着驿道的开通,中原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传入岭南地区,带动了当地的发展和岭南文化的崛起。到东汉,交趾刺史改为交州,行政仍在光绪。

始于西汉的海上丝绸之路,从明朝延续了1600多年。从公元前111年到公元280年的近400年间,作为中外海上贸易最大的集散地,光信成为当时货物进出口的对接地。

"漳州和合浦是汉代广西和西南两省对外交通和贸易的重要门户."(《广西航运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年版)这段话可以通过在两地出土的大量汉墓和墓葬中发现的珍珠、玻璃、玳瑁、果布(东南亚的龙脑香)来证实。这些考古发现进一步证明,梧州是汉代海陆丝绸之路的交汇处,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融合中心。

三国时期,梧州属于吴。当时,海上丝绸之路正处于承前启后、最终由陆路形成的关键时期

造船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沿海地区海运业的发展,也使海外交往更加活跃。据史料记载,吴国与南洋各国及福南(涵盖柬埔寨、老挝南部、越南南部、泰国东南部)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海上丝绸之路将大量中国特产运往欧洲和非洲,并大力传播中国文化

几千年来,海上丝绸之路不断向南亚、非洲和欧洲运送大量瓷器、丝绸和茶叶。20世纪80年代终于见到了曙光”哥德堡1号(G?《海难》展示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忙和繁荣。

1745年9月12日,瑞典东印度公司的一艘商船,满载3000件瓷器、366吨茶叶、9箱丝绸和133吨锡,驶离中国港口,经过长途航行后沉没。后来从沉船中打捞出大量瓷器和茶叶,密封在铁盒中的部分茶叶保存完好,其中部分茶叶样品现收藏于中国茶叶博物馆。从这些考古研究来看,茶叶在商品中占有很大比例,表明茶叶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非常重要的贸易项目。

丝绸之路作为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商业贸易路线,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诸多方面为东西方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正在缓慢复苏和差异化发展,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正在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

为此,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分别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依托中国与有关国家现有的双边和多边机制以及现有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构建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对外贸易的繁荣反过来又刺激了中国茶叶产业的发展。详情请下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