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茶:中国茶叶的活古董

发布时间: 茶叶定制 浏览 以下是AI文章

六堡茶:中国茶叶的活古董

千年前的采茶特色

《茶经》中,陆羽对采茶有非常明确的介绍:“紫色为上,绿色为下。”百年来,很多茶人发现这种说法与实际泡茶经验不符,现代科技的研究成果也表明,紫色芽头中花青素含量比绿色芽头高50倍甚至100倍。因为花色素苷给人一种苦味,所以用富含花色素苷的紫芽制成的茶汤比较苦,难以下咽。现代茶教材中有一种观点认为紫芽不适合做绿茶和红茶。中国历史名茶太平猴魁的采茶中明确指出:“紫芽不采!”

那么,陆羽错了吗?

陆羽说的没错,现代泡茶的人不挑紫芽。原因是当时的茶叶加工技术与现代技术有很大的不同。按照陆羽时代的茶叶加工工艺,“清、摘、蒸、砸、烤、穿、封、干茶。”不像现在的绿茶,要喝新鲜的,不像红茶的充分发酵。而是蒸汽杀青,捣碎(相当于现在的揉面),压成饼,晾干,然后用竹条悬挂保存。当时,茶叶的储存是一个非常长的过程,可能需要几年时间。在储藏过程中,茶叶自然发酵是正常的。

紫芽茶富含茶多酚和花青素,在缓慢的发酵过程中可以转化更多的风味物质和香气物质,但花青素的苦味在漫长的发酵过程中减弱。而一般的茶叶都是这样存放的,风味物质不断释放,真正喝下去的时候,口感就不如以前了。所以放的时间越长,越能体现紫芽茶的优点。因此,有“紫为上,绿为下”的判断。

六堡茶是由紫芽和绿芽按传统工艺制成的。短期贮藏后,紫芽茶的苦味远远优于绿芽茶。但三个月后再尝试,紫芽茶的苦味略有减轻。紫芽茶存放一年后,苦味大大减轻,但茶汤更浓郁,香气不减。存放两年后,与绿芽茶相比,口感仍有些许苦涩,但茶醇、鲜、甜。此时的绿芽茶,存放时间长了,口感远不如之前,无法与紫芽茶相比。因此,证明用富含花青素的紫芽绿茶按传统工艺制成的六堡茶,陈年时间越长,口感越好。

这也是六堡茶越来越香越来越贵的原因。

千年前的制茶工艺

采摘茶叶后,如果不及时处理,几个小时后就会出现红色的梗,影响质量。所以古人面对一筐刚采摘的茶叶,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处理存放。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他们发明了通过高温处理来保持茶叶质量的方法。

如今,大多数茶叶都是在火锅里油炸的,或者是滚筒式或槽式的。而这个杀绿的过程只有百年历史,那么几千年前的人是怎么杀绿的呢?从古籍或古图中,我们很难详细找出古人泡茶的方法。但在深山里的六堡镇,“老茶婆”茶依然是用最古老的杀青方式制作的。

这种杀青是将新采摘的芽头放入沸水中焯水,约5分钟后取出,用脚压至茶叶卷曲,用火烘烤。另外,还有一种古老的杀青方式——蒸青技术。一般来说,蒸青是唐代采用的技术。虽然这种技术比煮青更容易保持茶叶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但它使杀青后的茶叶水分过多,香气闷闷,口感青涩。南宋时,这种方法被炒青技术取代。而传统六堡茶杀青后有揉捻、堆制、闷制等步骤,杀青后的涩味对其成品影响不大,因此在六堡茶地区可以保留蒸青的方法。

它是prec

千年前的茶器

隋唐时期,茶叶常以煮饮为主,逐渐被泡饮取代,直至宋元时期。六堡镇的人们仍然保留着一个非常古老的煮茶器皿——茶鸡。“急”字用粤语发音,其对应的汉字已不能考。巧合的是,日本也有一艘外形和功能相同的船只,发音为“急用”。“急须”来源于中国唐代制茶器皿中“燃急”的唐音。“急用”在日本的粤语发音与六堡镇的“茶鸡”相似。

“急烧”或“急茶”,在宋元时期都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在六堡镇留存下来,成为今天研究汉唐茶风的重要资料。

最古老的饮茶方式

《茶经》有记载“吴人采茶煮之,谓之明粥”。陆羽《晋书》引用的《茶经》中,也有“沟通最重,顾客第一,但香”的记载。当时的苍梧地区属于吴,角光也指古代的苍梧地区。所以可以推测,当时喝茶已经成为一种“宾客至上”的民间礼仪,而当时的茶也不是简单的饮料,而是一种有姜、肉桂、刺(水生植物或野菜)的粥样食物。这种做法在唐初已逐渐消失,但在如今苍梧县六堡镇的瑶族家中,依然坚持着几千年前的待客之道。客人来了,主人用茶油炒茶,然后加水熬成油茶,再加入葱花、香菜、花生、炒黄豆等调料。看起来像一碗粥。这种油茶可以当饮料,也可以当晚餐。可以看作是古籍记载的“吃茶”之说的有力佐证。

六堡茶是一种神奇的饮料,它醇厚的口感积淀了古老的文化。西江流经这千年历史的岭南古茶树,用它见证了千年中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