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大红袍的详细介绍!

发布时间: 茶叶定制 浏览 以下是AI文章

武夷岩茶大红袍的详细介绍!

简介

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山,属于乌龙茶系,是武夷岩茶的一种,品质优良。每年5月下旬采摘,一芽二叶三叶开新芽。一般工艺分为晒青、制青、炒青、揉捻、水烤、冷却、采摘、复烤等。

大红袍母树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天心岩九松宫高岩壁上。母树很珍贵,只剩下六棵树了。据史料记载,母树第一次采摘日期是5月17日,即使在最好的年份,茶叶产量也只有几百克。

冲泡方法

盖上碗,冲泡:

1.用开水冲洗茶具,可以清洁茶具,散发出茶叶的香味。

2.将茶叶放入盖碗中,茶叶用量约为7克(具体茶叶用量因人而异)。

3.用开水冲茶叶。

4.将沸水高压倒入盖碗中,浸泡5-10秒,然后倒入马克杯中,然后与茶一起食用。

5.在前三次输液过程中,时间通常控制在10到20秒之间。

6.三个气泡后,每个气泡的时间延长10-15秒。

注意:对于大多数乌龙茶,最好用有盖的碗和茶壶冲泡。山泉水、井水等天然水适合水。

注意:浸泡时间的调整原则是1-7泡的汤颜色基本一致。

注:根据岩茶性质(如烘焙程度)不同,浸泡时间和注水方式略有不同。

品鉴

香气:香味清爽。吸入后从鼻子里出来深呼吸。如果能闻到淡淡的香味,那它的香味就是上乘的。成熟风味的茶(完全烘焙)顶部是水果味和奶油味。芬芳的(轻度烘焙的)茶顶部是花香和桃香。

外观:干茶通常要求外观均匀,条索紧密结实,稍有扭曲,色泽油润珍贵。陈是灰色和棕色的。不完整的纸条,破碎的货物,大量的茶叶,但更糟。

口感:味甘滑,味苦涩麻酸。茶没有质感,淡茶不如。苦味往往决定岩茶的品质。冲泡次数一般在八泡左右,八泡以上的比较好。好茶有“七泡八泡更香,九泡十泡。”争论。

汤色:橙黄色至橙红色,清亮艳丽,鲜艳者为上品,主要是汤色鲜艳的茶,果胶含量充足,茶汤顺滑,耐泡。

叶底:好的茶叶,容易摊开,开水后极其柔软有弹性。红边明显,露出蛤蟆背,三红七绿。蛤蟆背是茶叶经过长期烘焙后,由于局部受热而在茶叶表面膨胀的小气泡。在干茶中很难看到,所以需要从泡过的叶子底部观察。三红七绿是指在制作武夷岩茶的过程中,通过摇动茶叶使茶叶呈现三红七绿,呈现出红边绿叶。

优质茶要有:无明显苦味,质地(口中的茶感觉粘稠,有稠度),润滑,甘甜,回味,岩韵。

一般岩茶能体现“香”;

只有等着,才能体现“清晰”;

才露出“甘”;

最好的人是“活着”。

目前市场上广泛流通的大红袍:是无性繁殖的纯大红袍;一种是搭配大红袍。大红袍的勾兑有两种:一种是大红袍毛茶在茶叶中勾兑,另一种是其他茶叶勾兑,但香、味、味等品质相似,各有特色。买的时候要亲自品尝,喜欢就好。

等级标准

武夷岩茶大红袍的详细介绍!

除等级标准外,根据茶青山场的不同,还分为:

武夷山的三个坑(回源坑、牛栏坑、大坑口)(留香涧、婺源涧)出产的茶都是极品岩茶。

阎正茶和绿茶采自武夷山风景区,品质最好。

半岩石,即从武夷山风景区周围采集的,质量第二。

周茶,就是武夷山风景区附近乡镇采集的,品质第二。

储存方法

大红袍茶吸附力强,易吸收异味。此外

1.干燥箱存放:由于干燥箱温度稳定,空气隔绝,茶叶存放在干燥箱中不会受潮或氧化。

2.用热水瓶储存:将热水瓶清洗干净,然后将待储存的茶叶倒入热水瓶,塞好塞子储存。

3.存放在冰箱内:存放茶叶的冰箱必须卫生、干净、无异味,不能存放除茶叶以外的任何东西。

4.罐藏:首先,少量茶叶装在小罐中,以便随时服用,其余的密封在大罐中储存。

综上所述,大红袍的保鲜最好不要用玻璃罐、瓷罐、木箱或药罐,因为这些器皿透光、防潮、易碎,所以最好用干罐或冰箱保鲜。

加工工序

采摘

大红袍的采摘不同于普通红绿茶叶,其鲜叶采摘标准是新芽、新芽、新叶生长成熟(开放侧三四片叶),叶上无水分,无损伤,新鲜均匀。鲜叶不宜过嫩,过嫩则茶香低苦;不要太老,太老,味道淡,香气差。而且要尽量避免雨天露地开采;不同品种、不同岩石、不同山阴、不同干湿条件的茶果岭不应混淆。

2005年,高山区5月16日及5月18日后采取中采面(2004年5月11日开采)。根据1941年林福泉的记载,九龙糕大红袍的收藏时间是5月17日。2005年,市茶叶研究所5月11日小面摘,5月16日中面摘,5月18日高山茶区摘。

使绿色

绿化是形成大红袍品质的重要阶段,是一个持续萎凋发酵的过程。它技术性很强,一方面促进多酚的酶促氧化,另一方面限制其速度。当你是绿色的时候,你应该用一个特殊的姿势摇你的绿色。水筛中的冷绿叶不断滚动、回旋、上下翻动,通过叶缘碰撞、摩擦、挤压造成叶缘组织损伤,促进叶片内含物的氧化转化。摇匀后静置,使茎叶中的水分再次均匀分布,然后再次摇匀,再静置,如此反复7~8次,逐渐形成其独特的品质特征。摇青的次数和时间取决于绿叶(香味和叶色)的变化,俗称“看绿做绿”。后半阶段,必要时辅以“做手”,以弥补抖绿的不足。“做手”就是把双手左右甩去触碰树叶,重复几次,但不要用力,尽量自然移动。一般摇青的规律是先轻后重,静置时间先短后长,多摇少做。优质原料只摇不做。

判断绿化是否合适,通常在明亮的地方看到第二片叶子,叶面亮黄色,叶缘焦黄,叶缘附近的叶子淡黄色,主脉和叶柄附近的地方淡黄绿色,俗称“三叶”,是绿化的理想状态。对于前期嫩嫩的原料,由于失水不平衡,叶子收缩成凹形的“勺形”,用手一摸就软如棉花;后期原料变硬,有刺痛感。闻一闻,绿草渐渐被花果取代,淡淡的清香转化为成熟的清香,叫兰花香,有清幽、浓而不浊、香甜扑鼻的感觉。绿茶制作在岩茶制作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耗时最长,一般为8~12小时。如果操之过急,苦水不清,会给茶汤的口感带来不良影响。

灭绝

杀青标志着绿色制造过程的结束,是决定绿茶品质和绿色制造质量的主要因素。高温主要是用来破坏绿茶中的酶活性,防止绿叶不断氧化,同时使绿叶在热软状态下失去部分水分,为后期的揉捻过程提供基础条件。它的失活标准:叶子

揉捻是形成武夷岩茶形状和影响茶叶产量的主要因素。轧制时,应做到以下几点:(1)杀青叶需要迅速放入轧机中热轧,以达到最佳效果;茶叶量应大于揉捻机茶桶高度的1/2至满桶;揉捻过程中要轻压一次或两次,即轻-重-轻,便于茶叶在桶内自动翻拌成型。第一次揉捻后,可放入锅中复炒,使茶条变软,便于复揉,弥补了去水的不足。而且,已经耗尽的茶汁中的糖类和酶类直接与高温锅接触,造成轻微焦化,形成岩茶的韵味。虽然时间只有30秒,但对质量的影响很大。双重揉捏不仅可以收紧筋条,还可以增加茶汤的浓度。再揉的手法和初揉一样,剩下的可以“流水烤”。

流水烘焙

岩茶是在一个封闭的有笼子的烘焙室里用流水烘焙的。在各种不同温度(90-120)的面包房上采用“流水法”操作。复合揉捻叶在不同温度下烘烤,如高、低、高,其中60%-70%在干燥条件下烘烤。整个过程花了10多分钟。因为速度快,工作强度大,所以也叫“用水打”。

风选风扇、冷却电缆和采摘

水中烘焙后,风选薯片,摊放5-6小时,以增强后熟效果,使口感醇厚,色泽黄润。采摘后,可以去除茎和茶叶,然后再进行栽培。

把火炖好,趁热装盒

采摘后,将茶条在90-100下再次烘烤1-2小时,然后在70-90下“慢炖”。这是武夷岩茶特有的工艺,对改善汤色、耐泡性、口感醇厚、香气成熟有很好的效果。最后,热包装也是一个热处理过程,对质量有很好的影响。

历史传说

传说杨东鑫丁贤去北京参加考试。路过武夷山的时候,他腹痛。他在天心永乐寺偶然遇到一个和尚,和尚拿着他藏起来的茶泡了给他喝。考了一号,来谢和尚,问茶的来历。得知后,我把1号大红袍摘下来,绕了三圈,放在茶树上,故名“大红袍”。

冠军回朝后,皇后得病,百医不中,献大红袍。饮酒后,皇后身体变成了健康的康健,皇帝喜出望外。他命令冠军亲自去九龙,放在茶树上表示感谢。收集的茶叶都是贡品,不允许他私自藏匿。从此武夷岩茶大红袍成为皇室专属的贡茶,大红袍的名气也传遍了全世界。(来源:武夷岩茶,来源:南浔嘉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