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六堡茶》(一)

发布时间: 茶叶定制 浏览 以下是AI文章

《中国六堡茶》(一)

茶叶是茶树或茶树新梢、新叶加工品的总称。由于其营养价值高于可可和咖啡,被列为世界三大饮料之首。

中国人使用茶作为饮料已经有4000多年了

中国是第一个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据说中国人对茶的发现和利用始于神农时代,距今约4000年。

在中国,茶起源于南方,这可以从古籍中看到。被后人尊为“茶圣”的陆羽,在他的《茶经》一书中,开头的第一句话是:“沏茶的,南方的贾母。”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发现了具有原始形态和生化特征的野生大茶树,更有力地证明了这一说法。

六堡茶原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县,属于红茶。选用当地居群种、广西中龄种及其分离选育的茶树品种和品系的鲜叶为原料,按特定工艺加工而成。是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红茶。

想多了解六堡茶,就要提到它的过去。下面,我们先抛开历史的迷雾,来看看六堡茶的过往故事。

苍梧,六堡茶的故乡,——,是桂江、蒋勋河、西江交汇的古老县城。湍急的河水,连同这座岭南古镇,见证了六宝茶几千年的沧桑。六堡茶是一种传奇的茶,有着许多起伏,它与中国现代茶产业一起经历了曲折而艰巨的发展,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起伏。

广西位于中国西南部,山峦起伏,河谷纵横,地形多样。特殊的环境造就了许多小地形区和小气候区。由于受到不同微环境的影响,这里生长的茶树品种正在缓慢变化,发展为热带亚热带大叶和中叶茶树,温带中叶和小叶茶树。

根据以往的调查资料,在广西昭平、凌云、天林发现了连片野生古茶树。大部分分布在原始森林,从几百岁到几千岁不等。

如今,在六堡镇,特别是在一些人迹罕至的山区,如五六、刘思,仍有一些直径20 ~ 30厘米的老茶树,是早年人工种植后废弃的。当地人把这些老茶树叫“野茶树”,有的直接叫“野茶树”。一些茶农甚至声称发现了直径超过40厘米的老茶树。这些老茶树有的具有明显的乔木和亚乔木特征,属于大叶种和中叶种,有的茶树具有灌木驯化栽培的特征。

这些野生古茶树的发现,对于研究广西、梧州、六堡镇及其周边地区的茶叶品种,以及梧州乃至岭南地区的种植制茶史,都是有价值的资料。

苍梧六堡镇及其周边有许多类似的古茶树。

东汉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所收录的《尔雅释木第十四》中,有“苦茶”的记载。对于这句话,在晋代著名作家郭璞的注解中有如下解释:“今初采者为茶,晚采者为茶,蜀民之名苦。”《尔雅》是秦汉时期的古籍,也就是说在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甚至春秋战国时期,当地的先民就开始喝茶了。

战国至汉代的古籍《尔雅》,应该是最早的关于茶的文献。

除了文献记载,现代考古发掘也提供了有力的证据。20世纪70年代,在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一整盒竹简标记的茶叶。考古学家从出土的《遣书》中考证,1号墓和3号墓中都有简牍和木刻,“伏”是中国古文中茶的别称。所谓“唐逸”“唐逸”,就是“茶盒”“茶盒”。埋着一盒茶叶,说明当时饮茶也在上流社会流行。

马王堆汉墓有“一杯茶”的记载。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梧州及其周边地区发现了许多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证明当时的广信、苍梧(古梧州)地区有人类活动。秦统一六国后,从桂江定居梧州、岭南的中原汉族居民与当地土著结合,逐渐创造出灿烂辉煌的苍梧文化,成为岭南文化的源头。